对此,一生钟情于寿山石的陈礼忠,大声呼吁:石无贵贱!
">作者:admin人气:0更新:2025-09-12 20:15:21
点击上方「福建新闻联播」可快速关注
视频《致敬匠心——陈礼忠:石无贵贱》
陈礼忠,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寿山石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,当代最年轻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。
福州寿山石雕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产业的壮大,加上原石资源的日益枯竭,寿山石的价格节节攀升,原料越来越难买,很多“高级”的石头不雕更值钱;收藏者看到一件作品时,首先想到的就是"它值多少钱",不停地买进抛出……
对此,一生钟情于寿山石的陈礼忠,大声呼吁:石无贵贱!
陈礼忠:我在寿山石行业里面就提倡石无贵贱 。其实这种材料我认为并不是没有价值, 只是很多人不愿意花很多的精力, 在这样的材料上去浪费。其实那些并不晶莹剔透的,像那些老岭石,像寒茏石,这些它们也可以镌刻出传世的艺术珍品。
写生的时候我发现秋天其实荷塘上的荷花, 它跟夏天的荷花有不同的美, 这个老岭石就是为秋荷这个题材而生成的石种。
石无贵贱,陈礼忠从不轻慢刻刀下的灵石。他师从寿山石雕刻大师冯久和,学习始于南北朝盛于明清的传统圆雕技法。1995年,陈礼忠相中了一块高1.4米,宽0.78米,厚0.56米,重量约600斤的大型寿山石——鸡母窝石,当时27岁的他初生牛犊不怕虎,倾其所有买了下来。
但是两年过去了,作品只完成了一半,陈礼忠在经济上承受了沉重的压力,他咬牙卖掉了王庄的房子,连春节过年的1000块钱,都是太太回娘家借的。
就像石头经历磨砺一样,经过五年的精心创作,2001年,陈礼忠终于完成了这件大型寿山石雕刻作品,并为之取名为《春声赋》。
在作品的中心,他雕刻了一凤一凰,56只形态各异的小鸟在周围环绕,配上各种寓意祥和的花朵,色彩绚丽,展现了一片春天的盛景。
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上,陈礼忠创作的《春声赋》被当做福建馆的镇馆之宝。在展出期间,组织方特意为其投保1.3亿元人民币。是迄今为止,中国石雕作品中承保金额最高的一件作品。
石无贵贱,艺有高下。这份将平凡化为不平凡的魔力,或许就是匠心的神奇吧。
标签:古代石雕佛像价格
本站和 最新资讯 的作者无关,不对其内容负责。本历史页面谨为网络历史索引,不代表被查询网站的即时页面。